新聞資訊

在線咨詢

行業新聞

降解塑料未來市場廣闊?行業瓶頸如何突破?

發布時間:2021-11-26

640.webp.jpg

禁塑新觀察報道

9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要求進一步完善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體系,壓實地方、部門和企業責任,積極推動塑料生產和使用源頭減量、科學穩妥推廣塑料替代產品,加快推進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著力提升塑料垃圾末端安全處置水平,開展塑料垃圾專項清理整治,大幅減少塑料垃圾填埋量和環境泄漏量,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關注公眾號,后臺回復“行業研報”即可獲取報告全文!

640.webp (1).jpg

一、降解塑料的替代空間有多大?

針對不可降解塑料袋領域,除了外賣中涉及的需求,其余需求主要在于商場、超市、藥店、書店、展會、集貿市場等實體經營性場所。2020 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 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上述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為規范和限制使用),至 2022 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和沿海地區縣城建 成區。到 2025 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按照區域涉及人口來測算,至 2025 年上述政策涉及人口 5 億,人均在上述區域 消費 4 個塑料袋/周,則折合 1.04 公斤/年的消費量,對應塑料袋可降解需求市場需 求約 52 萬噸。按照另一種算法,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所統計的,我 國每天使用塑料袋約 30 億個,截至 2019 年,塑料袋年使用量超過 400 萬噸,其中 若是上述區域集貿市場及商場等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占比僅為 10~20%。則至少也對 應 40~80 萬噸/年的替代空間。

2019 年農業部等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農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見》,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建立塑料回收體系,農膜回收率達到 80%以上,到 2025 年,農膜基本 實現全回收。2020 年,農業部等部委聯合印發的《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在農膜回收 以外,特意提出鼓勵和支持生產、使用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根據 2019 年全國農用 塑料薄膜使用量 240.77 萬噸推算,由于農膜回收價值低,其回收率后續較難提升。2020 年未回收的農膜比例低于 20%,這部分此后 5 年內若有 80%轉化為可降解塑料 材質,則將給農膜行業帶來 38.52 萬噸的替代空間。綜上各領域,至 2025 年合計將 給可降解塑料行業的帶來 396.52 萬噸的替代空間(忽略較小的酒店一次性用品量)。

2021 年 2 月 9 日,國管局辦公室、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 公廳三部門發布《關于做好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管辦發 〔2021〕4 號),其中第 3 點要求,到 2021 年底前,公共機構全面停止使用《公共 機構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錄(第一批)》內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 品?!豆矙C構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錄(第一批)》特別以負面清單的 形式說明,不可降解材料是指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 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E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 降解高分子材料,換言之,可降解材料不能含有上述的 PE、PP、PS、PVC、EVA、 PET。

二、中長期海外市場倒逼帶來的替代空間

除了上述的中短期政策驅動帶來的國內市場替代空間,由于我國是全球制造與出 口大國,有大量外貿塑料制品以及聚酯纖維紡服產品是用于出口的,受歐盟等地區及國家的政策影響,這些產品均面臨歐美等發達國家與地區的可降解政策升級。

從 2019 年全球可降解塑料消費結構來看,與此前闡述的白色污染以及海洋垃圾 分布相呼應,主要以軟、硬質包裝材料需求為主,排在后面的為紡織品、消費品及農 業用品。

640.webp.jpg

1. 若按塑料類別測算,2019 年全球需求中,聚乙烯需求量最高,為 1.05 億噸, 占全部需求總量的 41.2%;聚丙烯需求量為 7630 萬噸,排名第二,占全部 需求總量的 29.9%;聚苯乙烯需求量為 1778 萬噸,占比 7%。上述三類塑 料主要用途即是制造一次性塑料袋、容器、包裝膜及餐具,也是海洋微塑料 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品種。在遠期,這三類的絕大部分需求都將被可降解塑料所替代。三者合計近 2 億噸需求量中,按照不同階段 20~60%的真實替代 率做敏感性分析,對應全球總量 2388~7167 萬噸/年的替換空間。若按照當 前可降解塑料全球產能投放計劃來看,國內產能占比遠遠超過一半,保守按 1/3 的未來市占率測算,則對應 796~2389 萬噸的全球替代空間。

2. 從產品用途測算,全球每年制造約 1 億噸塑料袋,數千萬噸的塑料膜,若以 20、40、60%的替代率進行敏感性分析,則僅塑料袋一項帶來的替代市場空 間就是 2000~6000 萬噸/年,中國每年制造全球 1/4 以上的塑料,即便按等 比例替代率測算,也能占據塑料袋這一單一品類 500~1500 萬噸的替換空 間,算上塑料膜、包裝材料等其他領域,替換空間也是千萬噸級市場規模。

3. 以歐盟進口中國且已經表示要在未來規定可降解塑料含量的紡織用化纖、塑料及其制品為例進行測算。根據 2019 年歐盟從中國進口的這三類產品來算, 三者總量為 435.76 萬噸,按照到 2025 年進口總量中可降解塑料占比分別為 20、50、80%進行敏感性測算,其分別對應三種材料或存在 87、218、349 萬噸的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間。該測算中尚未包含服裝、鞋靴、帽類、紗線以 及玩具、家具等傳統意義上更重要的出口類別,同時也是各類塑料的重要應 用領域。國內光滌綸長絲這一個化纖品類的年產能就超過了 4300 萬噸,對 應同樣量級的紡織品,其中大量用于出口,據此來粗略測算對歐盟、美國等 重要出口地區的主要涉及領域,其總的替代空間或也在千萬噸級。

640.webp (1).jpg

從更長遠的視角看,按照 L.Shen 等人在文獻中通過行業專家訪談匯總的觀點, 在目前幾類生物降解塑料與普通石油基塑料存在的性能差距下,31%是生物降解塑料 可推算出的最大滲透率。根據這一最大滲透率以及 2021 年的全球塑料產量測算,遠期全球塑料中最多將有超過 1.20 億噸/年的產能將被生物降解塑料取代,按 1/4 比例 折算給國內帶來超過 3000 萬噸/年的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640.webp.jpg

3、價值環節向可降解塑料行業中上游擴散

上游關鍵原材料成為高價值環節

PBAT 價值鏈分析

PBAT 制備常用的三種方法包括共酯化法(直接酯化)、分酯化法和串聯酯化法。從產業來看,低酸值、高分子量的巴斯夫工藝方法較優,然而經過國內科研機構與廠 商的不斷研發突破,技術擴散趨勢已經形成,且國內技術已形成多項工程業績。未來 產業鏈的產能瓶頸或不在聚合環節——目前 PBAT 產能擴張迅速,中等產能聚合產線 的工程建設周期往往在 1 年左右。

下游需求的快速提升令 PBAT 產業鏈整體受益,產業上升期供需雖然存在波動, 但隨著政策推進落實,中短期內產業鏈中游聚合端仍會存在產能緊缺。由于上游原料 BDO、AA 產能擴張要遠慢于 PBAT 聚合產能,未來或有相當長時間處于緊缺狀態,因此產業鏈的價值環節或將擴散到原料端。

PBAT 產能快速擴張的背景下,參與企業需要快速 搶占市場并盡快降低生產成本,目前在建產能中配套 BDO、AA 等原材料的一體化企 業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并在后續原料可能出現緊缺的競爭格局中始終能處于優勢地位。

PLA 價值鏈分析

PLA 理論合成路線主要有兩種:“一步法”即乳酸直接縮聚法,此方法的優點在于乳酸單體轉化率較高,合成路線簡單,但是過程中產生的水難以除去,導致產物分子量偏低,質量較差;“二步法”即開環聚合法,為目前主要工藝合成路線,通過乳酸生成低聚物,隨后解聚生成中間體丙交酯,最后通過丙交酯開環縮聚制備 PLA,產品質量有保證,但是流程長且成本偏高。

目前 PLA 的生產壁壘仍然較高,因此即使行業需求迎來快速增長,受限于原料供應,其產能擴張速度相比 PBAT 慢了一個數量級。目前國內在建最龐大的 PLA 擴產項目是豐原的200萬噸十四五規劃產能,浙江海正同時也掌握了丙交酯合成技術。而國內上市公司金丹科技,于 2020 年 11 月試車后打通了丙交酯生產工藝,萬華也將聚乳酸項目推進至 中試階段。隨著多家企業在丙交酯技術上的突破,后續有望緩解國內的原材料瓶頸,帶來 PLA 產能的快速提升與成本的降低。

PLA 原料丙交酯的上游是乳酸,來源于玉米等生物質原料的發酵。從各國發展 的資源稟賦來分析,美洲生物質原料豐富,尤其是美國和巴西,具有得天獨厚的成本優勢,在生物乙醇等多個領域運營得很成功。預計 PLA 及丙交酯技術突破與擴散后, 隨著產能的擴張,產業鏈價值環節將從丙交酯、PLA 逐步向上游的乳酸移動,最后比拼的將是全產業鏈的成本優勢。

考慮到亞洲,尤其對于中國、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糧食問題是紅線,在當前測算下糧食發酵制乳酸的占比并不高,但在特定時間段與氣候下大規模擴產可能推動局部供需不平衡。只有當在碳排放約束下生物法獲得優勢且作物種植面積足夠充裕,或者糧食發酵路線升級為秸稈等生物質發酵路線時,PLA 的擴產才沒有后顧之憂,當前可降解塑料市場仍將以多元化、擴產能為主,短期依靠石化基原料與生物基原料雙路線-多品種發展。

轉會議文章,進產業交流群

1. 區域群:上海降解材料和制品群、廣東降解材料和制品群、海南降解材料和制品群、京津冀降解材料和制品群

2. 產品群:PBAT生物降解塑料交流群、PBS生物降解塑料交流群、PLA生物降解塑料交流群、PPC生物降解塑料交流群、PHA生物降解塑料交流群、PVA降解塑料交流群、BDO及PBAT等衍生品交流群

3. 包裝群:中國包裝行業精英群、華南—降解包裝—制品群

4. 回收群:廢塑料回收交流群

640.webp.jpg


上一頁: 即將召開!聚乙醇酸(PGA)上下游產業鏈論壇12月南京召開

下一頁: 最新消息!生物降解塑料定位初步明確:歐盟針對“生物基、生物降解、可堆肥...

精品国产丝袜黑色高跟鞋